全讯600cc大白菜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热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发稿时间:2024-07-19 浏览次数:10

2024年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重点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相关问题事项。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认真学习领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会议提出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丽:回望1978年,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一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冲破了人们思想观念的禁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重大历史关头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为新时期改革开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科学指引。2013年11月,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波澜壮阔、气势如虹的全面深化改革由此开启。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当前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再次释放“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这一信号。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号召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展现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坚强决心。伟大的事业,在接续奋斗中掀开了新的一页。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冯乐辉:作为高职思政课教师,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要有忧患意识、大局意识,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围绕立德树人的教育主旨,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方式的生动多样。思政课是铸魂工程,要让其成为一门有温暖的课,增强课程的思想性与亲和力,就要在创新上下功夫,要开动脑筋,打破常规,以改革的思维引领知识系统更新。苟日新,日日新,要紧跟时代形势的发展,自觉学习党的最新方针政策,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与专业素质,以期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思想理论创新引领改革实践创新”。改革是一场深层次的革命,要不断解放思想,以人民为中心,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理论与实践的更新。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杨云鹏:从1978年开启的“改革”,到2013年的“全面深化改革”,再到今天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再次释放“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这一信号。当代中国在改革之路上之所以有着从容坚定的底气,正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所注解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这一“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最鲜明的精神标识,关键词在“精神”二字。改革在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在塑造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改变着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淬炼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涵养着中国人的自信襟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贯通过去、现在与未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浸润滋养,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和发展,丰富而璀璨,深刻而管用。这是中国人民由物质富裕到精神富足的蝶变。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习近平总书记从世界发展大势、时代发展潮流、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要求出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眼于增进人民福祉、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深邃思考,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充分彰显了一位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非凡理论勇气、卓越政治智慧、强烈使命担当、深厚人民情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这一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将其作为强大思想武器。以思想之光照亮改革之路,我们对写好实践续篇和时代新篇充满信心,我们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温胜男:通过这两天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学习,我有以下思考: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改革开放这46年来,创新一直都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在新时期,我们就更需要发挥它的新能量。思政课堂,对于多数学生、甚至是教师而言,都较其它课程显得枯燥乏味,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唤起老师们的设计积极性,那就需要重新且深入地了解“创新”的动词性了。比如,课堂不局限于传统的说教模式,可以有组织地带领学生去博物馆、红色景点等真实地感受文化的魅力,从内心唤醒对文化的认知,从而坚定对文化的自信。那么,有了创新的动词意识,就能推动老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实现思政课堂的创新,不断促进思政的现代化发展。老师们要集思广益、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红瑞: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场大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新征程上,新的伟大变革将迸发出更加澎湃的力量。这一重大事件聚集了世界的目光,这是里程碑式的会议,它不仅为中国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也将以中国的智慧、远见与务实的态度引领世界前进。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将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引领,坚定信念,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立德树人,自觉学习教育新理念、新技能和新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做让人民满意、让党放心的教育工作者,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人民教师的初心与使命。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杨晓阳: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巨大的政治勇气和非凡的智慧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崭新局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战略部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又迎来新的里程碑。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备受鼓舞,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我将以此为契机,立足本职岗位,创先争优,勇担重任。一方面要积极宣传阐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做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三进”工作,不断提高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另一方面要勇于改革创新,聚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目标,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针对性,充分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朱建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吹响了改革的号角。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中,学校应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我们要紧密结合学校实际,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打造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育体系。我们要凝心聚力,共同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力量。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让我们携手并进,以改革为动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共同书写学校发展的新篇章。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安德志: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问题,为我国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会议提出的一系列改革举措,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体现了党对改革的全面布局和系统谋划。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改革是推动我国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才能解决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让我对国家的发展充满信心,也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将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入研究思政课育人工作,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不懈奋斗。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文博: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改革创新是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师生为中心、让学校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校师生的必然要求,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学校事业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是解决高校党建难题、切实加强党对高校工作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省教育厅工作提示精神的必然要求。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学校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在明确学校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解放思想,培育和发展学校的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