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讯600cc大白菜

 
“提高健康意识,共享健康人生”知识宣传(二)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0-11-08   浏览次数:1127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也称为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结膜高度充血,常见结膜下出血及角膜上皮点状剥脱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病。一般可在23周痊愈,无特殊治疗药物,预后较好,极个别伴有神经系统症状,该病全年均可发病,多见于夏秋季,各年龄组人群均可发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传染性极强,传播速度快,人群普遍易感,易导致流行或暴发。

1、病原体: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中的新型肠道病毒70型(EV70)或柯萨奇病毒A24型变种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主要病原体。

2、传染源:患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眼部分泌物及泪液均含有病毒。发病后2周内传染性最强。该病潜伏期一般为1248小时,最长可达6天。

3、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患者眼部分泌物-手-健康人眼或患者眼部分泌物-污染物品-健康人眼传播。患者的手、毛巾、手帕、脸盆以及病人用过的洗脸水、衣服、被褥上都会含有病原体,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健康人的眼睛(包括病人自己的健眼),便把红眼病传播开来。

4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可以由不同型别病毒单独感染发病,也可发生两种病毒混合感染。病后免疫持久性差,患者病愈后,可以被不同病毒感染而再次发病,亦可能在间隔数年后被同一种病毒再次感染而发病。

5临床表现: 起病急,一般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发病,双眼可同时起病或先后起病;潜伏期短,潜伏期一般为1248小时,发病两周后传染性最强;刺激症状重;患者迅速出现异物感,眼磨痛,流泪,畏光,以及水样分泌物增多;少数患者可有全身发热,乏力,咽痛及肌肉酸痛等症状。   

6、预防控制措施:1)隔离病人,患病学生应立即回家进行隔离治疗,隔离期限至症状消失为止。(2)做好晨检工作。老师在进行晨检过程中,应避免用手接触患病学生,以免引起交叉感染。接触患病学生后,应立即洗手。(3)学校教室要加强开窗通风,搞好环境卫生。教室地面、课桌椅、门把手等学生容易接触的物品可以用氯制剂稀释液进行消毒。(4)要增强健康意识,注意个人卫生,要勤洗手,不要用手揉眼睛。患病学生回家后,物品应单独分开使用,使用过的毛巾等可以经煮沸或阳光下曝晒消毒。(5)一般不宜采用集体滴眼药等方式,进行该病的群体预防,避免造成交叉感染。                                                 

学生处

                                                20101021